針對高中國文科文言、白話比例以及選文爭議,6名院士及國內外知名文學研究者,昨晚再度發出聲明表示,已經有超過4500位來自全球的學者專家與民眾連署,課審會應尊重由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,兩年來耗盡心力所建構的課綱,呼籲政治不要干預教育,課綱修正,不應淪為意識形態工具。

台中 透 天

參與連署的4500位學者專家與民眾,除曾永義、李歐梵等6名院士外,亦包括文史學門講座、榮譽、特聘教授30位,資深海內外學者43位,高教行政主管24位,知名作家17位等。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梅家玲表示,她同時具備中文、台文、華語領域的教學經驗,這3個領域都使用漢字,而漢字本身承載的是幾千年的歷史累積,無論是傳到台灣、日本、韓國或馬來西亞,皆因個人創意與審美,煥發出所屬地區或個人的特質,「要發揚台灣本土性,不會因為是否使用文言或白話,就會有所差異」,期待課審會勿以二元對立的觀點,視文言文或經典為封建的對象。

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啟屏認為,文言與白話都有語言、書寫、創作的重要性,台灣位處漢字文化圈,要能接軌古代、現代與世界文學的各種書寫,瞭解買屋須知各種文類的特質,學子才有更大的空間迎向挑戰,課審會應尊重由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,兩年來耗盡心力建構課綱,展現思想源流、文類比例的考量,不宜任意裂解限縮。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謝大寧表示,「去中國化」的結果已在校園顯現,如今學子對於中國文學、歷史不僅呈現知識不足,也缺乏學習興趣,在課審會小組的背後有一把「政治黑手」,為實現其政治目的,才會調降古文的比例,減少唐宋八大家的文選。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則說,如今高中國文課綱變成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,導致家長與學生不安,她認為國文教學應回歸教育本質,不應陷入意識形態之爭,否則只是浪費社會成本。(中國時報)

農地 法 拍

6D30D70ED8FC2EB7
arrow
arrow

    ik66qgte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